甲:为了办好2009年“中国《论语》年”,我们最近创作了一段相声,名字就叫作――《走近孔子》。
乙:哎哎哎,打住,打住。我来问你,孔子逝世2000多年了,走近孔子干什么去?你还想跟他握手呀?
甲:不是那个走近,我是说啊,作为中国人,起码要了解孔子,从思想上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乙: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孔夫子是个圣人,几千年只此一个”。这谁都知道。
甲:好,既然知道,我来问你,联合国大厅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此作为各国交往的规范和准则。条幅上那8个字出自哪里,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告诉您吧,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我再问你,2005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5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6家单位在孔子故里――中国曲阜联合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首届“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2005年10月1日,联合国首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最高奖――“孔子教育奖”,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2007年9月27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发起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儒学大会”,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我国政府决定在世界各地修建1000所“孔子学院”,现在已经建成200多所,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为了体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国人从《论语》中选出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编排成文艺节目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您知道不?
乙:知道,可惜没怎么听懂。
甲:好嘛,涉及孔子的6件世界性大事,有3件是联合国实施的。这是咱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华侨、华裔的荣誉、骄傲和自豪。您可倒好,一问5不知,连人家外国朋友都会笑话你的。
乙:这,我也想走近孔子,了解孔子,不是因为忙,没有机会学习嘛。
甲:那可不行,现在您得补上这一课了。哎,您想了解孔子吗?
乙:想啊!
甲:那好,我问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您知道孔子的大名怎么称呼吗?
乙:孔子的大名就是孔子啊!
甲:不对。孔子并不是他的大名,那是别人对他的尊称。
乙:他的大名么?我记不准了。他的小名我可知道,他叫“孔老二”,对不对?
甲:什么对不对呀!那是没文化的人对祖先的不尊重。如果您的太爷排行老二,你能称呼他“老二”吗?
乙:那肯定不会,谁管我太爷叫“老二”我就跟他急!
甲:还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就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对于祖先可不能乱称呼。不然,就显得你没有文化,愚昧无知,没有礼貌,缺少教养了。
乙:那,孔子的大名怎么称呼呢?
甲: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陬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
乙:不是说73岁吗?
甲:那是虚岁。据考证,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避难到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又叫叔梁纥,做过陬邑大夫,但在孔子出生后不几年他就去世了。
乙:据说孔子3岁丧父,那谁来抚养 他呢?
甲:慈爱的母亲颜征在,强抑悲恸,遵礼治丧,担负起养育后代的责任。这时孔家家道已经衰落,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小的时候地位低微,所以学了一些技艺谋生。
乙: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哎,姜老师,听说孔子的名字和他的长相有关――有人说孔子的头顶像“尼山”之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所以他名字里有一个“丘”字和一个“尼”字,有这回事吗?
甲:不可能有这回事。想想看,一个人的头顶如果像“尼山”的地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那岂不成了怪物了吗?哪有那样的人哪?
乙:那您说说,孔子为什么名丘,字仲尼呢?
甲:因为孔子出生在尼山地方的一个丘下,所以孔子的父母给他起名字时主要想的是:第一姓孔――所以取一个“孔”字,第二孔子出生在“夫子洞”里,“夫子洞”就在一个在丘下――所以取一个“丘”字,第三孔子在弟兄中排行第二――所以取一个“仲”字。第四此地为尼山――所以取一个“尼”字。
乙:哎呀,孔子名丘,字仲尼,原来是这么来的啊。那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吗?
甲:有啊!想想看,孔子的姓名是不是和姓氏、排行以及家乡的丘地和山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乙:是呀!
甲:再想想看,孔子的姓名中有“孔、丘、仲、尼”四个字,“丘”和“尼”都是表示方位和地名的,对不对?
乙:对呀!
甲:那,孔子的父母用地名“丘”和“尼”给儿子起名字,是不是寄托着希望儿子长大成人以后,勿忘出生地,勿忘故里,要热爱家乡,要为尼山人民争光的美好愿望啊?
乙:有这层意思。您这么一讲啊,我就豁然开朗了――孔子的父母热爱家乡,通过起名字也期望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不忘家乡,热爱家乡,可真是既朴实又深刻呀!哎,我想知道,“孔子”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甲:这不难理解,按现在的说法“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比如,“子曰”也可以翻译成“孔先生说”。
乙:原来如此啊!
甲:我们了解了孔子姓名的来由,有人给孔子编造的谎言也就站不住脚了,也就不攻自破了。
乙:什么谎言?
甲:不是有人说“孔子的头顶像‘尼山’之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吗?
乙:哪里有那样古怪的人呢?纯属瞎编乱造。大家可不能听信谎言啊!那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甲:孔子的名字很朴实,他的长相和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据考证,孔子身材伟岸,身高1米92,相貌端庄,举止文雅,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崇礼尚德,知识渊博,精通“六艺”,是一位遐迩闻名的先生。
乙: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孔子不但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才能卓著,是一位圣人,而且还是一个美男子啊!
甲:是啊,您知道孔子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吗?
乙:不是说孔子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天生的吗?
甲:不对,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前面我们说过,父母用地名给孔子起的名字一直激励着孔子勇于探索,勇往直前……
乙:孔子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为父母和家乡人民争光,可真是不简单哪!那,您说孔子一生“勇于探索”,他探索了些什么呢?
甲: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的春秋末期。这一时期“弑君36――国君被杀了36位,亡国52――有52个小诸侯国灭亡,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诸侯到处奔跑,江山不保”……战火连天。
乙:哎呀,老百姓要受苦啦。
甲: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渴望和平,渴望和谐,渴望发展,渴望幸福。孔子一生探索的就是“怎样和平,怎样和谐,怎样发展,怎样幸 福”的道理。
乙:“和平、和谐、发展、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么“和平、和谐、发展、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呢?
甲:人类“和平、和谐、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孔子一生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华十德”,也就是“中华十大传统美德”。
乙:“中华十德”?哪“十德”呀?
甲:“中华十德”只有10个字,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
乙:这10个字就能给人类带来“和平、和谐、发展、幸福”吗?
甲:按着“中华十德”去做,不但可以给古人带来“和平、和谐、发展、幸福”,而且也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法宝。因为孔子的道理具有前瞻性、教育性、指导性和永恒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人达到孔子的水平哩。
乙:那“中华十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用呢?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一就是“仁”――要以“仁”为核心,要培养公民的“仁者爱人”这一美德。单立人加两横那个“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爱人”的意思,做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如果不是“爱人”,而是蒙人骗人、坑人害人,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二就是“义”――要以“义”为标准,要引导公民思义、言义、行义,培养公民“见利思义”这一美德。如果不是“见利思义”,而是见利忘义,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三就是“礼”――要以“礼”为载体,要教育公民知礼、明礼、行礼,培养公民“礼让谦和”。如果不是“礼让谦和”,而是失礼非礼,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四就是“智”――要以“智”为凭借,要教育公民辨荣辱、知廉耻、明是非,培养公民“智者不惑”这一美德。如果不是“智者不惑”,而是愚昧无知,相信流言蜚语,盲目行动,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五就是“信”――要以“信”为行动,要教育公民讲究诚信,知恩报德,培养“信实知报”这一美德。如果不是“信实知报”,而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恩将仇报,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六就是“忠”――要以“忠”为目标,要教育公民爱国爱乡,报效祖国,培养公民“尽忠报国”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尽忠报国”,而是误国害国、叛国卖国,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七就是“孝”――要以“孝”为基础,要把“孝心献给父母”,培养公民“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都是从“爱父母”这里升华出来的。如果不是孝敬父母,而是打爹骂娘、虐亲害亲,丧天害理,就会出丧失人性的“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更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八就是“勤”――要以“勤”为根本,培养公民“勤劳俭朴”、“勤劳致富”、“勤政廉洁”、“勤学向上”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勤劳俭朴、勤劳致富、勤政廉洁、勤学向上,而是好逸恶劳、骄奢淫逸、迷恋游戏,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九就是“公”――要以“公”为理念,要引导公民为公众着想,培养公民“天下为公”这一美德。如果不是为公众着想,不是“天下为公”,而是损公肥私、掠取济私,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nb sp;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十就是“省”(醒)――要以“省(醒)”为内求,教育公民自省自查,有过则改,培养公民“反躬自省(醒)”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文过饰非、执迷不悟,过而不改,那个“危险品”就会继续危害自己、家庭、他人、社会、民族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总之啊,每个公民都遵循“中华十德”去做,人的素质就高了,个人品德就好了,坏人坏事就少了,社会就会和谐有序了,人人就会尽职尽责了,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了,人民就会安宁幸福了,国家就会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了。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乙:说得太好了啦!
甲:不是我说得好,而是孔夫子探索总结的道理好。对此啊,宋朝宰相赵普说过:“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由。
乙:看来赵普宰相对《论语》理解得还挺到位啊!
甲:因此啊,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乙:是应该好好总结总结。
甲:因此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多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乙:是应该好好从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甲:因此啊,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我们东方文化是有些好东西,如《论语》中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做到这八个字,到共产主义也不过这个水平。类似这么精辟的话多得很。历史上宋太宗时赵普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有人说是胡说八道,我看实际上用不了半部,有几句话就能治天下。”
乙:季老的话,有的放矢,掷地有声,真不愧是国学大师啊!
甲: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名列首位,所以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莘莘学子、男女老少出自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不远千里万里前往曲阜拜谒孔子圣像。就连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儒学友人也纷纷蹈海涉江前来给孔子圣像行叩头大礼。特别是在每年的9月28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友人云集曲阜,参加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孔典礼呀。
乙:前往曲阜缅怀孔子的有伟人名人吗?
甲:有啊,自汉高祖刘邦开皇帝祭孔先河之后,先后有14位皇帝27次莅临曲阜祭孔。乾隆皇帝曾经9莅曲阜8次祭孔,还把女儿嫁给孔子第72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也先后莅临曲阜,重读孔圣书,再走仲尼路,并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稀世墨宝。《孔子世家》就是司马迁亲临曲阜留下的珍贵史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就是李白和杜甫在曲阜石门山上置酒话别时李白吟诵的不朽名篇啊!
乙:那么,近代有哪些伟人名人去过曲阜呢?
甲: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邓颖超、江泽民、李鹏、朱熔基、李瑞环等伟人名人都到过曲阜参观“三孔”、缅怀孔子。毛泽东曾经去过曲阜两次。毛泽东去曲阜看孔林、瞧小溪、观小镇、瞻古树、论圣人、说颜回、谈孟子,无不流露出他的缅怀之情。
乙:那么,外国政要有前往曲阜缅怀孔子的吗?
甲:有啊,比如尼赫鲁、胡志明、李光耀、西哈努克、金日成、吴作栋、甘地、李显龙、金大中、村山富市等外国元首政要也到过曲阜参观“三孔”、缅怀孔子。
乙:看来,孔子不但是中国的圣人,而且是世界的圣人啊!
甲:但是,时至今日还有人继续往孔子身上泼“脏水”扣“黑锅”,说孔子是“老古董”,甚至有人公开辱骂孔子。比如说吧,《论语》共512章,被曲解的就有100多章,曲解率近30/100,已经迷惑困扰人类2000多年。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史、儒学史、思想史、人物史上的四大损失、不幸、遗憾和怪事啊!
&nbs p; 2008年10月28日于北京
乙:哎哎哎,打住,打住。我来问你,孔子逝世2000多年了,走近孔子干什么去?你还想跟他握手呀?
甲:不是那个走近,我是说啊,作为中国人,起码要了解孔子,从思想上走近孔子、了解孔子。
乙:毛主席他老人家说过:“孔夫子是个圣人,几千年只此一个”。这谁都知道。
甲:好,既然知道,我来问你,联合国大厅里悬挂着一个条幅,上面写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此作为各国交往的规范和准则。条幅上那8个字出自哪里,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告诉您吧,出自《论语》,是孔子说的。我再问你,2005年9月28日,为纪念孔子诞辰255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我国6家单位在孔子故里――中国曲阜联合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首届“全球联合祭孔”活动,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2005年10月1日,联合国首次以中国人的名字命名设立了最高奖――“孔子教育奖”,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2007年9月27日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组织发起了每年一次的“世界儒学大会”,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我国政府决定在世界各地修建1000所“孔子学院”,现在已经建成200多所,您知道不?
乙:不知道。
甲:为了体现北京“人文奥运”理念,国人从《论语》中选出孔子及其弟子的名言编排成文艺节目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演出您知道不?
乙:知道,可惜没怎么听懂。
甲:好嘛,涉及孔子的6件世界性大事,有3件是联合国实施的。这是咱中国人民和世界华人、华侨、华裔的荣誉、骄傲和自豪。您可倒好,一问5不知,连人家外国朋友都会笑话你的。
乙:这,我也想走近孔子,了解孔子,不是因为忙,没有机会学习嘛。
甲:那可不行,现在您得补上这一课了。哎,您想了解孔子吗?
乙:想啊!
甲:那好,我问最简单的一个问题,您知道孔子的大名怎么称呼吗?
乙:孔子的大名就是孔子啊!
甲:不对。孔子并不是他的大名,那是别人对他的尊称。
乙:他的大名么?我记不准了。他的小名我可知道,他叫“孔老二”,对不对?
甲:什么对不对呀!那是没文化的人对祖先的不尊重。如果您的太爷排行老二,你能称呼他“老二”吗?
乙:那肯定不会,谁管我太爷叫“老二”我就跟他急!
甲:还是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嘛!就是说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施加给别人。对于祖先可不能乱称呼。不然,就显得你没有文化,愚昧无知,没有礼貌,缺少教养了。
乙:那,孔子的大名怎么称呼呢?
甲: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陬邑,就是现在的山东曲阜,逝世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岁。
乙:不是说73岁吗?
甲:那是虚岁。据考证,孔子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后来避难到鲁国定居。孔子的父亲孔纥,又叫叔梁纥,做过陬邑大夫,但在孔子出生后不几年他就去世了。
乙:据说孔子3岁丧父,那谁来抚养 他呢?
甲:慈爱的母亲颜征在,强抑悲恸,遵礼治丧,担负起养育后代的责任。这时孔家家道已经衰落,所以孔子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我小的时候地位低微,所以学了一些技艺谋生。
乙:真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啊!哎,姜老师,听说孔子的名字和他的长相有关――有人说孔子的头顶像“尼山”之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所以他名字里有一个“丘”字和一个“尼”字,有这回事吗?
甲:不可能有这回事。想想看,一个人的头顶如果像“尼山”的地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那岂不成了怪物了吗?哪有那样的人哪?
乙:那您说说,孔子为什么名丘,字仲尼呢?
甲:因为孔子出生在尼山地方的一个丘下,所以孔子的父母给他起名字时主要想的是:第一姓孔――所以取一个“孔”字,第二孔子出生在“夫子洞”里,“夫子洞”就在一个在丘下――所以取一个“丘”字,第三孔子在弟兄中排行第二――所以取一个“仲”字。第四此地为尼山――所以取一个“尼”字。
乙:哎呀,孔子名丘,字仲尼,原来是这么来的啊。那这个名字有什么讲究吗?
甲:有啊!想想看,孔子的姓名是不是和姓氏、排行以及家乡的丘地和山名紧紧联系在一起的?
乙:是呀!
甲:再想想看,孔子的姓名中有“孔、丘、仲、尼”四个字,“丘”和“尼”都是表示方位和地名的,对不对?
乙:对呀!
甲:那,孔子的父母用地名“丘”和“尼”给儿子起名字,是不是寄托着希望儿子长大成人以后,勿忘出生地,勿忘故里,要热爱家乡,要为尼山人民争光的美好愿望啊?
乙:有这层意思。您这么一讲啊,我就豁然开朗了――孔子的父母热爱家乡,通过起名字也期望儿子长大成人以后不忘家乡,热爱家乡,可真是既朴实又深刻呀!哎,我想知道,“孔子”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甲:这不难理解,按现在的说法“孔子”就是“孔先生”的意思。比如,“子曰”也可以翻译成“孔先生说”。
乙:原来如此啊!
甲:我们了解了孔子姓名的来由,有人给孔子编造的谎言也就站不住脚了,也就不攻自破了。
乙:什么谎言?
甲:不是有人说“孔子的头顶像‘尼山’之形,中间凹下去,四周凸出来”吗?
乙:哪里有那样古怪的人呢?纯属瞎编乱造。大家可不能听信谎言啊!那孔子到底是个什么形象?
甲:孔子的名字很朴实,他的长相和常人没有多大区别。据考证,孔子身材伟岸,身高1米92,相貌端庄,举止文雅,心地善良,性情温和,崇礼尚德,知识渊博,精通“六艺”,是一位遐迩闻名的先生。
乙:听您这么一说,我明白了,孔子不但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才能卓著,是一位圣人,而且还是一个美男子啊!
甲:是啊,您知道孔子的成就是怎么取得的吗?
乙:不是说孔子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是天生的吗?
甲:不对,世界上没有一生下来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的人。前面我们说过,父母用地名给孔子起的名字一直激励着孔子勇于探索,勇往直前……
乙:孔子用实际行动孝敬父母、回报父母,为父母和家乡人民争光,可真是不简单哪!那,您说孔子一生“勇于探索”,他探索了些什么呢?
甲:任何一个伟大人物的出现都是与时代息息相关的。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诸侯纷争、战乱不断的春秋末期。这一时期“弑君36――国君被杀了36位,亡国52――有52个小诸侯国灭亡,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诸侯到处奔跑,江山不保”……战火连天。
乙:哎呀,老百姓要受苦啦。
甲: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老百姓渴望和平,渴望和谐,渴望发展,渴望幸福。孔子一生探索的就是“怎样和平,怎样和谐,怎样发展,怎样幸 福”的道理。
乙:“和平、和谐、发展、幸福”是人类永恒的追求。那么“和平、和谐、发展、幸福”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呢?
甲:人类“和平、和谐、幸福”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孔子一生归纳总结出来的“中华十德”,也就是“中华十大传统美德”。
乙:“中华十德”?哪“十德”呀?
甲:“中华十德”只有10个字,就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
乙:这10个字就能给人类带来“和平、和谐、发展、幸福”吗?
甲:按着“中华十德”去做,不但可以给古人带来“和平、和谐、发展、幸福”,而且也是今天构建和谐社会、和谐中国与和谐世界的法宝。因为孔子的道理具有前瞻性、教育性、指导性和永恒性。这方面的研究,还没有人达到孔子的水平哩。
乙:那“中华十德”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对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用呢?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一就是“仁”――要以“仁”为核心,要培养公民的“仁者爱人”这一美德。单立人加两横那个“仁”是什么意思呢?就是“爱人”的意思,做到我爱人人,人人爱我。如果不是“爱人”,而是蒙人骗人、坑人害人,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二就是“义”――要以“义”为标准,要引导公民思义、言义、行义,培养公民“见利思义”这一美德。如果不是“见利思义”,而是见利忘义,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三就是“礼”――要以“礼”为载体,要教育公民知礼、明礼、行礼,培养公民“礼让谦和”。如果不是“礼让谦和”,而是失礼非礼,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四就是“智”――要以“智”为凭借,要教育公民辨荣辱、知廉耻、明是非,培养公民“智者不惑”这一美德。如果不是“智者不惑”,而是愚昧无知,相信流言蜚语,盲目行动,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五就是“信”――要以“信”为行动,要教育公民讲究诚信,知恩报德,培养“信实知报”这一美德。如果不是“信实知报”,而是假冒伪劣、坑蒙拐骗、恩将仇报,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六就是“忠”――要以“忠”为目标,要教育公民爱国爱乡,报效祖国,培养公民“尽忠报国”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尽忠报国”,而是误国害国、叛国卖国,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七就是“孝”――要以“孝”为基础,要把“孝心献给父母”,培养公民“孝敬父母”这一美德。爱老师、爱同学、爱朋友、爱他人、爱社会、爱祖国都是从“爱父母”这里升华出来的。如果不是孝敬父母,而是打爹骂娘、虐亲害亲,丧天害理,就会出丧失人性的“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更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八就是“勤”――要以“勤”为根本,培养公民“勤劳俭朴”、“勤劳致富”、“勤政廉洁”、“勤学向上”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勤劳俭朴、勤劳致富、勤政廉洁、勤学向上,而是好逸恶劳、骄奢淫逸、迷恋游戏,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九就是“公”――要以“公”为理念,要引导公民为公众着想,培养公民“天下为公”这一美德。如果不是为公众着想,不是“天下为公”,而是损公肥私、掠取济私,就会出“危险品”,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nb sp; 甲:“中华十德”具体内容之十就是“省”(醒)――要以“省(醒)”为内求,教育公民自省自查,有过则改,培养公民“反躬自省(醒)”这一美德。如果不是“反躬自省”,而是文过饰非、执迷不悟,过而不改,那个“危险品”就会继续危害自己、家庭、他人、社会、民族和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就困难了。
乙:没错儿。
甲:总之啊,每个公民都遵循“中华十德”去做,人的素质就高了,个人品德就好了,坏人坏事就少了,社会就会和谐有序了,人人就会尽职尽责了,经济就会快速发展了,人民就会安宁幸福了,国家就会繁荣富强和长治久安了。是不是这个理儿啊?
乙:说得太好了啦!
甲:不是我说得好,而是孔夫子探索总结的道理好。对此啊,宋朝宰相赵普说过:“臣有《论语》一部,以半部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陛下致太平。”这就是“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来由。
乙:看来赵普宰相对《论语》理解得还挺到位啊!
甲:因此啊,毛主席他老人家说:“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
乙:是应该好好总结总结。
甲:因此啊,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集会得出结论:“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2500多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乙:是应该好好从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甲:因此啊,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说:“我们东方文化是有些好东西,如《论语》中的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能做到这八个字,到共产主义也不过这个水平。类似这么精辟的话多得很。历史上宋太宗时赵普说过以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话,有人说是胡说八道,我看实际上用不了半部,有几句话就能治天下。”
乙:季老的话,有的放矢,掷地有声,真不愧是国学大师啊!
甲:孔子是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在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中名列首位,所以古今中外的仁人志士、莘莘学子、男女老少出自对孔子的敬仰和怀念,不远千里万里前往曲阜拜谒孔子圣像。就连美国、英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儒学友人也纷纷蹈海涉江前来给孔子圣像行叩头大礼。特别是在每年的9月28日“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儒学友人云集曲阜,参加盛大而又隆重的祭孔典礼呀。
乙:前往曲阜缅怀孔子的有伟人名人吗?
甲:有啊,自汉高祖刘邦开皇帝祭孔先河之后,先后有14位皇帝27次莅临曲阜祭孔。乾隆皇帝曾经9莅曲阜8次祭孔,还把女儿嫁给孔子第72代嫡孙衍圣公孔宪培。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也先后莅临曲阜,重读孔圣书,再走仲尼路,并为后人留下了不可多得的稀世墨宝。《孔子世家》就是司马迁亲临曲阜留下的珍贵史料,《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就是李白和杜甫在曲阜石门山上置酒话别时李白吟诵的不朽名篇啊!
乙:那么,近代有哪些伟人名人去过曲阜呢?
甲: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以及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邓颖超、江泽民、李鹏、朱熔基、李瑞环等伟人名人都到过曲阜参观“三孔”、缅怀孔子。毛泽东曾经去过曲阜两次。毛泽东去曲阜看孔林、瞧小溪、观小镇、瞻古树、论圣人、说颜回、谈孟子,无不流露出他的缅怀之情。
乙:那么,外国政要有前往曲阜缅怀孔子的吗?
甲:有啊,比如尼赫鲁、胡志明、李光耀、西哈努克、金日成、吴作栋、甘地、李显龙、金大中、村山富市等外国元首政要也到过曲阜参观“三孔”、缅怀孔子。
乙:看来,孔子不但是中国的圣人,而且是世界的圣人啊!
甲:但是,时至今日还有人继续往孔子身上泼“脏水”扣“黑锅”,说孔子是“老古董”,甚至有人公开辱骂孔子。比如说吧,《论语》共512章,被曲解的就有100多章,曲解率近30/100,已经迷惑困扰人类2000多年。这不能不说是我国文化史、儒学史、思想史、人物史上的四大损失、不幸、遗憾和怪事啊!
&nbs p; 2008年10月28日于北京
首发时间:2024-07-24 14:44:12
版权声明:本站转载仅出于为网民提供信息参考之用,如有侵权 请提供权属证明 通知本站删除侵权链接。
本站只收集搬运资源、我们不验证资源是否完整与可用,需要会员自行研究搭建测试 。
升级超级VIP会员 全站(99%)的资源免费下载,虚拟可复制资源不支持任何理由的退款请求!
下一篇校园那些事